感动全网的“外卖箱宝宝”7岁了,父亲带着她现场为苏超联赛加油
夜色比白天还热,球场灯光晃得人睁不开眼。淮安体育场里人声叠着人声,球迷的旗帜晃得厉害。人群里,一只小小的手高举助威旗,跟着大部队的节奏呐喊,“加油!”声音清脆,有点稚气。这个被相机抓住的身影,眼睛亮亮的,瞪着球场不眨眼。就是她,2019年让全网掉眼泪的“外卖箱宝宝”李霏儿。
头发被汗水黏在额头上,她用力挥舞小旗,爸爸李园园站她身侧。两人的手牵得很紧,旗子甩得满是余音。李霏儿,今年7岁,9月就要上小学。爸爸说,最近她总是念叨要看比赛,常州队的每一场她都跟着关注。这场球赛,两人早早赶到球场,“只要有比赛,就抽空来。”李园园憨厚地笑。
展开剩余90%小姑娘的眼睛能藏住故事,也溢出故事。五年前,那个外卖箱的故事把不少网友看哭,小小的李霏儿被爸爸放进外卖箱,咧着嘴笑。微博、朋友圈,大家转发时写,“这孩子什么都没有,却能这么开心”。快递与汗水、牛肉面和童年,外卖的箱子,摇成了李霏儿童年最奇特的摇篮。
生活常常虎头蛇尾,但他们家,硬是用倔强的劲头熬过来了。爸爸脚踏实地,靠一单一单外卖撑下来。一套60平米的二手房,常州,成了新家。明亮但不豪华,租房的天花板低得能撞头,现在的家,有点小,但父女三人挤一块,笑声不间断。吃饭时还是用那只掉了漆的不锈钢碗,再旧也能盛满热气腾腾的米饭。李霏儿的笑容,还是老样子,“就那个甜”。
看球那天,父女俩捏着球票进场,小姑娘不停回头找妈妈的身影,其实妈妈还在忙生意,没时间来,嘱咐一句,“帮我为常州队加油多喊两声。”比赛开场,常州队兔子一样东蹿西跑,五连败的包袱死死拉着没松手。教练喊哑了嗓子。观众席气氛也跟着紧张。有球迷悄声聊着:“常州怕不是又要输。”身边李霏儿蹦起来,脖子伸得长,见到常州队有攻势就拍手跺脚,激动得全身都在晃。球员在场上看不到这么细的表情,但她父亲能听见,握住她的手更紧。
球赛临近结束,比分板上还是“0:0”。有点遗憾,但这场比赛,常州队硬是顶住压力,送对方一组射门出界,终于守下个平局,总算扳回点面子。“1分也是进步。”李园园这样跟身边的球迷说。全场最后一刻泡在观众的嘶吼和喝彩中,李霏儿跳了起来,跟周围的小朋友互拍手,兴奋得像是自己进了球。她的旗子高高举起,好像能赶走所有运动场上的沮丧和低落。这一刻,她不只是“外卖箱宝宝”,她成了赛场上最坚定的小拉拉队员。
常州奥体中心是个见证,她来过好几回,父亲以前还参与过场馆建设,“2008年,我爸开搅拌车,这体育馆就是他搭的。”父女俩漫步在球场走廊里,李霏儿靠着栏杆远远指认,“爷爷的混凝土应该也在这里吧?”父亲低着头,笑着点头。家庭的故事跟一座球场交叠,旧房子塌了还能重来,旧梦碎了还能坚持生活。
李霏儿的童年,起点扎在井底。2018年出生,两口子异乡打工,钱总是刚好够下个月房租。十平米的房子,300块租金,几乎没有家具。搬好一张床,剩下连走路的地儿都挤不下。天塌了一样,有一年春节孩子高烧,超40度,父母慌了神。医院的钱,把家底掏光。孩子难养,账本上没有结余可以补。为了治病,妈妈去菜市场卖肉,爸爸送外卖。夫妻俩大眼瞪小眼,没人能带孩子。让她跟着妈妈去市场?人太杂。跟爸爸送外卖?电动车后面刚好有个箱子。
带娃送外卖,起初天天看着心疼,李园园说天天看着女儿坐箱子不哭不闹,心也就定了。骑出几条街,喇叭响,客户叫,下雨天,外卖箱塞进热水保温杯,纸尿裤,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整整齐齐。客户见到孩子从箱子里笑出头来,愣住。当时最不舍的是猛然下雨的时候,爸爸把塑料布一层层盖好,箱子里塞小毯子,女儿睡一会儿,醒来还是笑。
熟悉常州城区的小巷,楼道,电梯。父亲抱着李霏儿,一手提外卖袋,进出小区熟门熟路。几乎从没迟到。小姑娘长大些,学走路,能自己下地,跟着爸爸快跑,帮爸爸摁电梯,有时还提醒戴头盔。跑得太快经常摔,裤腿总有新补丁。冷天穿两层,夏天被汗水泡着也未见喊热。
家里人嘴上喊穷,心气却没坍。送外卖赚得不多,忙得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。李园园偶尔玩手机,刷到网友捐款消息,声音有些紧,“家里真不用,能养活自己。”孩子跟着爸爸,一天天熬过最苦那阵。微博下网友一人一句,“外卖箱宝宝一定要健健康康、顺顺利利。”李霏儿的笑,治愈无数屏幕外的人。
转眼间,今年她马上读小学。小姑娘不再跟着送外卖,开始自己学写字、学算术。爸爸依旧忙,送外卖的路,脚步没变。常州队比赛,成了一家人难得的仪式。既热闹,又不贵,孩子高兴,父亲也得劲儿。有时候球场上输了球,李霏儿还是一副不气馁的劲,“下次还会赢。”
舍不得那个旧外卖箱,每次看到照片都忍不住点开。李园园说,有时候梦里还会看到,女儿小小的样子,抱着布娃娃笑到睡着。现实没那么童话,但有些瞬间比童话更真实。送外卖的日子再苦,家人都在,孩子天天闹腾,晚饭吃得干干净净,就觉得日子往好了去。
7岁的小姑娘,在热气腾腾的体育场里为家乡球队加油,父亲站身后,偶尔低声提醒“喊大点声”。有人说,这就是生活最美的样子。外卖箱里的童年渐行渐远,淮安球场的呐喊扎扎实实飘出来,网友看见这样的照片,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球场梦,或者刚来异乡的每一晚。
李霏儿一家,没要过一分钱捐款,房子买的按揭,生活靠力气堆起来。现在李霏儿准备上学,父亲还在城里穿梭,生活比之前好得多。他们一家人,撑下最难的部分,日子越过越有劲头。球场上的平局,也有种胜利的味道。
生活像足球,控得住的是自己,控不住是外头的风雨。有人撑伞,有人淋湿,有人用一只外卖箱装下未来。7岁的李霏儿,那点倔强劲头,这些年一点没少。笑依然甜,腼腆又热情,球赛现场的加油声,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感。
现实不是童话,但童话偶尔会踩着生活的边儿,亮一下。李霏儿一家,用努力和坚忍,把“外卖箱宝宝”的故事,拉进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心里。你看,这一家三口,有不一样的幸福样子。
你怎么看这样的故事?愿每个在夹缝中生长、拼搏努力的人,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掌声。欢迎留言,说说你的感受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发布于:四川省金鼎配资-哪个股票配资网好官网-股票配资第一门户-专业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