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海军的航母梦,说起来挺长的一段路,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。那时候,印度从英国买了大力神号二手航母,改装后叫维克兰特号,1961年正式服役。这艘船排水量才一万六千吨左右,算不上大块头,但对印度来说已经是亚洲第一个有航母的国家了。之后,印度海军尝到甜头,就一直想扩大航母队伍。 1987年,又从英国弄来赫尔墨斯号,改名维拉特号,排水量两万八千吨,能用海鹞垂直起降机。双航母配置让印度海军在地区上有点发言权,尤其在1971年印巴战争中,维克兰特号发挥了作用,封锁港口什么的。
老维克兰特号到1997年因为太旧退役了,印度就得找新船。转头从俄罗斯买了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,改装成维克拉玛蒂亚号,2013年入役,四万五千吨排水量,用滑跃式起飞,搭载米格-29K战斗机。这船改装过程拖了好几年,成本超支不少,但好歹补上了空缺。 维拉特号则在2017年退役,印度海军就剩下维克拉玛蒂亚号单打独斗了。为了不掉队,印度启动本土建造计划,新维克兰特号2009年开工,2022年9月入役,四万吨排水量,还是滑跃式,核心零件大多进口,美国的燃气涡轮、以色列的雷达、俄罗斯的飞机,凑成一艘“万国造”。 话说回来,印度海军的野心不止于此。2012年左右,他们提出维沙尔号计划,本来想造一艘六万五千吨的大家伙,核动力推进,电磁弹射系统,能搭载五十五架飞机,包括本土的TEDBF战斗机什么的。这要是建成了,印度就成亚洲第一个有核航母的国家,电磁弹射还能让飞机起飞更高效,作战能力上台阶。
早期设计阶段,印度海军设计局和国防部商量了好一阵,2015年跟美国成立联合工作组,谈电磁弹射技术EMALS的事,美国展示过模型,但转让协议没谈成。2016年,印度确认维沙尔号用核反应堆,CATOBAR配置,就是弹射起飞拦阻降落,跟美国福特级差不多。俄罗斯也抛出橄榄枝,提出用LK-60级破冰船的核动力系统改装,但报价高得离谱。 问题很快就冒出来了。核动力系统不是说建就建,印度本土能力有限,得靠进口技术。法国有戴高乐号经验,但那船用核潜艇反应堆,性能一般,不够理想。美国小鹰级改装方案也被否了,因为美方担心印度放米格-29K上去。电磁弹射更麻烦,只有少数国家有,中国自己搞出来了,美国有专利,但都不肯轻易给印度。
2017年10月,报道说印度海军改主意了,维沙尔号从核动力降级成常规动力,原因就是成本和技术门槛太高。原本核版预算估算得六七十亿美元,外包出去可能翻倍,还不算维护费。 这事儿搁置的苗头从2019年开始明显。印度国防部拒绝拨款,维沙尔号卡在规划阶段。2020年2月,有报道直接说计划取消了,原因是财政吃紧,六万五千吨的船加上电磁系统,造价太吓人。 印度海军当时就想维持三航母编队,但钱从哪儿来?国防预算有限,优先级得排队。潜艇项目、导弹什么的都等着钱,航母这种大玩具就得让路。2022年,海军参谋长公开表态,维沙尔号核版泡汤,转而建维克兰特号的姊妹舰,常规动力,省事儿省钱。
到了2025年,这事儿基本尘埃落定。2月报道显示,印度海军正式放弃同时运营三艘航母的打算,转头发展第二艘本土核潜艇。INSVishal这个名字现在更多是回忆,原计划的核动力和电磁弹射彻底没戏。海军高层说,资源有限,得集中火力在核潜艇上,那玩意儿隐蔽性强,对印度洋的控制更有战略价值。 3月,又有消息说海军在推IAC-II,就是第二艘本土航母,但规格降了,可能四万五千吨,基于维克兰特设计,还是STOBAR滑跃式起飞。5月,印度和美国谈航母合作,焦点在技术交流上,但没提核或电磁的事儿。英国也插一脚,签了电动推进系统的合作意向,但那是给下一代军舰的,不是航母专用。 预算这块儿最扎心。维沙尔号原估算成本六十亿美元左右,就这还只是基础价。要是加核反应堆和电磁弹射,转让费、维护费堆起来,轻轻松松破百亿。印度经济虽在增长,但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不高,2025财年预算也就七百多亿美元,分到海军头上有限。
相比之下,美国福特号航母单艘就一百三十亿美元,中国福建舰常规动力也超六十亿。印度想外包,利润加成至少百分之百,哪有那么好事儿。技术转让更难,中国不可能给,美国顾虑多,俄罗斯报价高还带坑,印度帮着开发最后自己当冤大头。 电磁弹射这块儿,印度本土试过小型原型,2024年8月演示发射四百公斤负载,但到四十吨飞机级别,差距太大。苏联时代有项目,但停了几十年,重启成本高。 印度海军现在承认,短期内电磁弹射无望,得靠滑跃式凑合。维克兰特号入役后,海军搞双航母演习,2024年3月米兰演习,米格-29K起飞降落,但暴露了滑跃式的局限,重载飞机起飞距离长,作战效率低。维沙尔号要是上了电磁,就能解决,但现在看来是遥遥无期。
搁置维沙尔号的影响挺大。印度想在印度洋称霸,跟中国比海军力量,本来就吃力。中国有辽宁舰、山东舰、福建舰,三艘航母轮番下水,电磁弹射都搞定了。印度只有两艘,维克拉玛蒂亚号老化,维克兰特号本土但技术杂糅,维修麻烦。 放弃核航母,意味着印度海军短期内没法追平差距,地区影响力受限。战略上,转向核潜艇是务实选择,印度有阿里汉特级核潜艇,第二艘在建,隐蔽打击能力强,对付潜艇威胁更实际。但航母是投影力量的象征,丢了面子事儿小,丢了实际威慑事儿大。 长远看,印度海军还在规划。2025年5月,签了26架阵风M舰载机合同,增强现有航母火力。IAC-II预计2032年交付,但无核无电磁,成本控制在五百亿卢比左右。海军高层说,不急于求成,先稳住双航母,再图后事。
但现实是,技术依赖进口,预算捉襟见肘,维沙尔号的梦碎了,六十亿美元的投入估算白费了,电磁弹射只能在纸上想想。印度国防工业得反思,本土能力弱,进口又贵,平衡点难找。 这事儿也反映出印度国防决策的纠结。一边想大国梦,一边现实骨感。海军从五十年代起步,早于很多亚洲国家,但发展不均衡。维沙尔号从核到常规,从规划到搁置,折腾十几年,钱花了不少,成果寥寥。 总的来说,维沙尔号的挫折不是孤立的,是印度海军整体困境的缩影。亚洲首艘核航母的帽子戴不上,电磁弹射也遥不可及,六十亿美元的预算泡汤了。海军得调整思路,优先实用项目,别总盯着大而全。潜艇加强了,航母稳住两艘,先这样过日子。印度国防得更接地气,别老想着一步登天,步步为营才靠谱。
金鼎配资-哪个股票配资网好官网-股票配资第一门户-专业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